有人常常這樣說
“你別哭,媽媽就回來了。”—萌萌奶奶
“只要你乖乖去上幼兒園,晚上你跟奶奶要什么都行!”—念念姥姥
“現(xiàn)在太晚了,不能出去了!天黑,外面會有大灰狼!”—菲菲奶奶
“乖寶,打針不疼的。打完,你的病就好了。”—大寶爺爺
不拼對錯,拼有理!
這樣哄,還可以
孩子能騙嗎?當然不能!沒當媽的時候,你一準兒是這答案。不過呢,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難啊,真的跟自家寶貝幾次交鋒下來,你肯定會對這樣的篤定嗤之以鼻—一次都不騙孩子?完全沒可能!小孩子很多時候是沒法講道理的,當他抱著你的大腿不讓你出門的時候,
當他在商場看中一個玩具滿地打滾的時候,你哪里有時間跟他促膝長談,找個轍趕緊把他哄踏實才是當務之急。
不過,哄孩子的功力也分好幾層,你至少要保證這個“哄”是不能被孩子揭穿的吧?我們在話出口之前必須想好后面的N步—要不然你的謊怎么能圓???比如我有個朋友曾經(jīng)對我講,她兒子不好好吃飯或是亂扔玩具的時候,她就會對兒子說:“圣誕老人在用望遠鏡看著小朋友們哦,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在圣誕節(jié)才可以得到禮物。”反正,這個圣誕老人也是咱們來當,發(fā)不發(fā)禮物都好控制,所以想一想這種“哄”
還蠻可愛。當然,就像有的媽媽說的那樣,臨時要出門辦急事,孩子接受不了,與其實話實說或耽誤了時間或惹得孩子大哭不止,倒不如就小哄一下,說去給
孩子買零食。這樣的謊言很好圓,只要記得帶零食回來就好,學齡前的孩子應該不會想到,為什么樓下便利店就有的零食,媽媽卻走了兩三個小時才回來。
當然,這種急中生智式的哄,前提是媽媽要真的把許諾當回事,小孩子的記性那可是超出大人理解的好,你答應他的事就一定要辦到,否則不要輕易承諾。如果你辦事忙得把買零食這茬兒給忘了,那么好吧,等你兩手空空進門的時候,那你可就攤上大事兒了!
這樣騙,可不行
其實說來說去,騙孩子也都是不得已而為之,除非時間緊任務重的時候,否則當然還是能不騙就不騙。接著說上面那個“攤上大事兒”的話題,孩子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被欺騙了,他們受傷害的程度會遠遠超過大人,因為他們那才真是“脆弱的小心靈”呀。如果家長真的那么不在乎孩子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由失望變成安全感的缺失,對孩子的性格塑造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另一方面,有些欺騙完全就是在向孩子傳達常識性的錯誤,什么天黑了外面有大灰狼啊,打針一點都不疼啊……孩子總會有夜晚出門的需要,也總免不了打針吃藥,這種欺騙太容易被揭穿了,等到孩子知道夜里沒有大灰狼、打針確實是疼的時候,做家長的還有什么威信可言?這樣的哄騙手段很快就會失靈,下一次孩子可能就偏要出門,有本事你抓著一大灰狼給我看看?所以我們不妨換個說辭:“外面太黑了,什么都看不清楚,一點兒都不好玩,還容易摔跟頭,不如天亮了我們再出去吧。”
其實,孩子的這種失望以及隨之而來的更加蠻不講理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模仿。幼兒期正是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善于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不但看在眼里,也記在心上。當孩子發(fā)現(xiàn)說謊可以達到目的的時候,他們自然是很樂于學習的。等到孩子學會了騙人,家長再來指責他的時候,孩子恐怕就要反唇相譏了,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而且,撒謊的毛病一旦形成,再改可就太難了。
所以,做家長的盡量不要去哄騙孩子,當孩子任性、糾纏、提出各種各樣不合理要求時,能正面教育就正面教育,說服、暗示、鼓勵、轉移注意力都行。實在搞不定的話,就把孩子暫時“冷處理”,孩子最怕家長對自己不理不睬,哭啊哭啊的就沒勁了,然后再講道理就會容易得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