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兒反復拉稀,盡管用了不少抗生素,但并不見效,此時干脆停藥改用飲食治療,腹瀉次數(shù)反可減少,目前比較常用的飲食治療有以下幾種。
(1)稀釋牛奶牛奶用米湯稀釋后,與胃酸相遇可形成柔軟而疏松的酪蛋白凝塊,易于消化。稀釋后脂肪含量亦減少,加入米湯后使奶汁中含有3種糖,即牛奶中的乳糖,外加的蔗糖和米湯中的淀粉,減輕了每一種糖的發(fā)酵性。
(2)焦米湯或米湯均含有少量熱量。米炒焦后有一部分變成碳,具有吸附作用,能吸收大便中的水分并減輕腸脹氣。
(3)酸牛奶酸牛奶中酪蛋白的凝塊較小,易于吸收。酸度增加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由于吃酸牛奶后胃內容物的酸度增加,亦能促進鈣質的吸收。
(4)脫脂牛乳脫脂牛乳中脂肪含量為0.5%N1.0%(全脂牛乳中脂肪含量為3.5%~3.7%),可減輕消化道對脂肪的消化能力,但其所含的熱量不足,僅適宜短期治療。
(5)魚蛋白粉含有優(yōu)質蛋白質,可以糾正身體長期缺乏蛋白質而引起的營養(yǎng)不良,并且能糾正消化酶的紊亂,改善消化功能。魚蛋白粉中脂肪含量低于0.5%,且不含乳糖,尤其適用于因飲食不當而造成的腹瀉。
(6)胡蘿卜湯將胡蘿卜切碎加水,煮爛。因富含果膠,具有吸附水分、細菌和毒素的作用,可使大便成形。
(7)熟蘋果泥將蘋果一切為二,隔水蒸爛,將蘋果泥喂給小兒。蘋果的纖維較細,對腸道刺激少,并含有果膠,有吸附作用;其中的鞣酸具有收斂止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