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但卻極喜歡聽人說話。雖然他還沒有真正地融人生活,但是他已經(jīng)準備好了和身邊的人開始交流。他對爸爸的愛撫會做出回應;依偎在媽媽的懷里,爸爸媽媽對他說話的時候,他也會盯著他們的臉凝神注視。
小寶貝們尤其喜好聽人發(fā)出的聲音。所以,如果我們能與寶貝面對面地說話、閑聊,或者敘述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對其語言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在一個擁有大量語言交流的家庭里,寶貝2個月時就能接觸到1300萬個詞匯(此數(shù)據(jù)指英語詞匯)。
而在一個不經(jīng)常進行語言交流的家庭里,寶貝到1周歲時只能接觸到大約800萬甚至更少的詞匯。
看來“沉默是金”這句話萬萬不能用在寶貝身上,否則,他將來極有可能發(fā)生詞匯饑荒,那時再想補救,將會費很大的心力且效果有可能難如人意。
只要讓嬰兒處在一個良性的語言環(huán)境中,他們不需要任何附加的特殊刺激就能學會說話,但我們自身的行為習慣還是會刻印在孩子的身上。比如,有人說,“德國人的穩(wěn)重和法國人的靈活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這兩個國家嬰兒的成長。德國人總是讓嬰兒處在一種平靜的休息狀態(tài)中,而法國人卻總是在沒完沒了地、翻來覆去地在嬰兒面前變換花樣”。這兩種方式的結果恐怕也是世人皆知的,即德國人給人的印象多是刻板,而法國人卻是浪漫且多情。家庭的語言影響也是同理,父母話語言庫存必定充實。
其實和寶貝說話很容易做到,只要隨時隨地告訴他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就可以了。比如當你喂寶貝吃飯,給他換尿布,幫他穿衣服,給他洗澡或抱著他時,都要和他說說話,告訴寶貝你在做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傲_羅,你是不是尿濕了?讓我看看你的尿布。你真的尿濕了,那我們得換尿布了。”“西西,媽媽正在給姥姥打電話昵,問問姥姥最近身體好不好。”……
科學真相
20世紀60年代早期,美國堪薩斯大學的貝蒂·哈特和托德·R·里斯利對一些1~2歲的孩子進行跟蹤觀察,他們每月花一個鐘頭的時間在42個家庭里,盡可能詳細地記錄下孩子所處的每個家庭的環(huán)境情況。他們記錄的內容包括:和孩子進行直接交談的時間和次數(shù),交談的方式,以及父母對孩子說話時采用的語調。他們發(fā)現(xiàn)每個家庭的差別非常大。研究結果表明: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方式極大地影響著孩子將來的學業(yè)成就。
哈特與里斯利對孩子的跟蹤調查一直持續(xù)到他們上五年級,并把早期的觀察和日后他們的學業(yè)成就作了參照比較。結果令人十分驚訝:撇開四個家庭因素(受教育程度、父母智商、社會經(jīng)濟水平和種族),學業(yè)成就最高的是那些父母經(jīng)常與之直接交談的孩子。與嬰兒大量直接交談可以使他獲得更高的智力。因此,和孩子交談得越多,談話質量越高,孩子就越有可能取得比別的孩子更大的學業(yè)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