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最愛做的事情是什么?毫無疑問,這個問題的答案絕對是“玩”。一個人玩,再有趣的玩具和游戲后來都會變得索然無味。再來一個朋友一起玩,小寶貝們就在渾然不覺中開始了最早的社交。
其實從出生起寶寶接觸的最早的社交群體就是自己的家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在這樣一個以我為中心的社交環(huán)境中,家里有幾個人就有多少人圍著寶貝團團轉,小家伙也很自然地認為大家都是為他/她的存在而存在的。因此在寶貝的第一個社交圈中,“自我”的概念被清晰的灌輸到寶寶的頭腦中。
有一天,媽媽要帶寶寶出門了,曬曬太陽,看看綠草。忽然,寶寶在這個強烈吸引他/她眼球的地方發(fā)現了許多不一樣的面孔,有些驚奇,還有些懼怕,原來這個世界不只有我一個小可愛。樹蔭下,綠草上,到處跑跳著活潑伶俐的孩子們,寶寶也開始想要躍躍欲試的加入進去。哥哥拿了一個風車在吹,寶寶也要,哥哥不給跑掉了,寶寶好驚訝自己竟然被拒絕了。姐姐在吃棒棒糖,寶寶流口水,姐姐大方地給寶寶嘗了一口,哇,好甜,還想吃!媽媽讓寶寶說謝謝,寶寶抱著拳頭上下作揖,原來吃別人嘴短還要做這個動作!好多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小可愛我也來啦,人小力弱搶也搶不到,急的要哭,為什么他們對我的哭鬧絕招置若罔聞?過來一個爺爺,摸摸我的腦袋說:“寶寶長得真漂亮”。哇,自信心滿滿!就這樣,嬉笑玩鬧間,寶寶逐漸成長為各大玩樂區(qū)的社交強人。
當然就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個寶寶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愛好。媽媽們在長時間的和寶寶們一起玩耍后都會發(fā)現,A寶寶最喜歡和C寶寶玩,H寶寶總愛和W寶寶打架,Y寶寶點子多,小朋友們都受他指揮,G寶寶好乖,總是一個人安安靜靜玩。就像成人世界一樣,小寶貝們的圈子也有自己的偏好。這個時候,大人的重要性開始凸顯出來。如果媽媽希望寶寶和小朋友和平相處,就要教寶寶學會謙讓、分享,懂得關心和愛護別人;如果媽媽希望寶寶誠實正直,就要讓寶寶知道撒謊的危險性,并且獎懲分明;如果媽媽不希望寶寶膽小自卑,就要在寶寶做得好做的對的時候給予鼓勵和贊揚,特別是有許多小朋友和家長都在的時候,幫孩子樹立自信心;如果媽媽希望寶寶更加聰明好學,就要花時間帶寶寶參加孩子感興趣的活動,鼓勵孩子不斷探索;如果媽媽希望寶寶懂禮且惹人愛,就要以身作則、言語文雅,教寶寶學會基本的禮貌用語和行為。相信在大人的正確引導和良好環(huán)境的熏陶下,小寶寶們都能成為圈子里的小紳士和小淑女。
寶寶們早期參與社交能力的逐步加強也將體現在孩子日后的成長生活中。如果小寶貝在很小的時候就已很習慣在大場合中展現自我,那么長大必然在許多大型聚會或活動中游刃有余。同時在處理人際關系、組織安排活動、危機應對、自我展示等方面都會優(yōu)于早期沒有社交經驗的孩子。這就非常符合西方人的樹人理念,在孩子們還在讀中學時,就讓他們常常有機會身穿禮服參加許多正式的Party。當這些孩子升入大學走入社會,在大場合中絕不會怯場,往往是最引人矚目的會場嬌兒。正是早期社交讓他們把禮服穿到沒有感覺,才會有日后的Party 公主和社交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