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記者昨在新生隊伍中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一些才五六個月大的嬰兒也“走”進了“校園”——大大小小的親子班?!皠e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教育從0歲開始”……隨著這些觀念的興起,早教之風也愈演愈烈。0—3歲的教育“空白期”,開始被各式各樣的早教所填補,孩子們不僅要按時和爸爸媽媽去“上課”,學費還挺貴,有的所謂“名班”一年光學費就要上萬元,比上大學還要貴!有的家認為物有所值,有的家長搖頭不能接受。
親子班里到底學什么?真的“物有所值”嗎?
火爆但良莠不齊
近兩年,一些針對0—3歲孩子教育的早教機構漸漸走入南京一些年輕家庭的生活里,在南京,大大小小的早教機構就有200多家。主要有四種類別:政府機構下屬的兒童活動中心、幼兒園辦的親子班、個人舉辦的早教機構以及一些社區(qū)里辦的活動中心。各類早教機構價格差異也相當大,一般社區(qū)舉辦的親子班20元一節(jié)課,上點規(guī)模的普遍價位在40—60元/節(jié),更有所謂的國際化貴族型教學,因為老師是外教,采用英文教學,每節(jié)課高達180—220元,一年48節(jié)課光學費就高達上萬元。不過早教市場顯然十分火爆,一些口碑好的“名牌”親子班甚至供不應求,太平巷幼兒園舉辦的BB班每年都有近百個孩子來“上學”,而且要進BB班還要先經(jīng)過“面試”。
不過,眾多親子班也存在良莠不齊的現(xiàn)狀。記者在調(diào)查中了解到,很多早教機構都是以注冊“信息咨詢公司”的名義設立,有些幼兒園雖然開辦了親子園,但國家頒發(fā)的牌照注明的卻是3-6歲的學前教育機構,這些機構事實上并不具備從事0-3歲兒童教育的資格。甚至有些私人辦學機構租一個房間就開課。一些家長向記者反映,孩子親子班中的課程單調(diào)、死板、沒什么針對性,往往孩子上了半年課了,孩子還是做那幾個游戲。更讓家長感到迷惑的是,一些所謂貴族化早教機構進行的英語教學讓人摸不著頭腦,中國話還不會講就學外國話?而0—3歲教育目前也沒什么權威的教材,市面上采用的教材多是在國外教材的基礎上加以改造,“從事教育的老師需要有育嬰資格證,但是現(xiàn)在只要經(jīng)過培訓取得這個證書就不難。最重要的是,老師應該不僅知道育嬰的操作,更多要懂得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和教育方法,但一些早教機構里的老師往往欠缺這些深層的教育理念?!币晃粡氖聥雰航逃嗄甑睦蠋熤毖圆恢M地指出。
親子班里學什么
孩子在這些早教機構到底能學到些什么呢,記者昨天進行了探訪。在太平巷幼兒園的BB2班,來的都是一歲半左右的孩子。前15分鐘,父母可以帶著寶寶自由玩玩具,這些玩具既有普通的毛絨動物,更有蒙臺梭瑞的系列教具。老師搖鈴后,寶寶馬上集中起來,大家輪流介紹自己,一起唱歌、玩樂器、跳舞。這個環(huán)節(jié)頗能吸引寶寶的注意,音樂聲讓寶寶們興奮地拍起小手。接下來開始“走線”,就是父母帶著孩子一起沿著長方形的線轉一圈。不過不少寶寶可不理這個茬,走到一半就不按規(guī)矩來了,東跑西跑的。接下來是喝水時間,寶寶們依次洗手,坐下來喝水。最后是運動游戲時間,寶寶們一起到操場上玩球。一共約一個小時時間。在南京小豆丁中心,周瑾總經(jīng)理告訴記者,該中心是依據(jù)寶寶年齡的大小,分為6種不同的班。比如0~6個月“撫觸班”主要是幫助新生兒學習適應外部環(huán)境;6~9個月“小乖乖班”和9~12個月“大乖乖班”主要是培養(yǎng)寶寶感觀、平衡、力量和協(xié)調(diào)能力的游戲。
這錢花得值不值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約有七成的家庭對3歲前孩子教育的概念還十分模糊,認為這么小的孩子就送出去“上學”沒必要。一位姓高的爸爸說,我們小時候沒有上過什么親子班,現(xiàn)在不也挺好?親子班更多是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在炒概念。而即使部分家長開始意識到早教的重要性,但也存在著頗多疑慮:這點大的孩子到底能學到什么?多大的孩子應該開始接受教育?接受早教的孩子真的比沒有早教的孩子聰明嗎?
在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親子班活動現(xiàn)場,很多孩子都快樂地在和老師做游戲。雙胞胎周亦蕊、周亦萱的媽媽告訴記者,孩子來這里上課已經(jīng)有半年多了,很喜歡這里,孩子也發(fā)育得越來越健康。27個月大的小吳岳是第一次來參加親子班,陪同他的是年輕漂亮的媽媽。這位吳媽媽告訴記者,孩子以前一直是她和奶奶一起帶的,后來發(fā)現(xiàn)孩子在家里老是一個人呆著很內(nèi)向,所以打算來參加親子班,至少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有個交流。不過還要做奶奶工作,老人肯定舍不得把孩子送出來。而一位來接外孫的外婆則告訴記者,以前怎么都不肯把孩子送出來“上學”,覺得自己帶就能帶得很好,何必花這個錢?但跟她媽媽出來上了幾節(jié)課,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根本不會教孩子,所以現(xiàn)在每次都要求陪外孫來上課,有時候爺爺奶奶也跟孩子一塊來,孩子上課我們就在外面看。
太平巷幼兒園的汪園長告訴記者,孩子通過在親子班的各種活動中,學會觀察、交流等“本領”,讓孩子在與家長、同伴及老師的互動中得到發(fā)展。其實親子班中看似簡單的課程設置都有其科學性,比如“走線”其實是讓孩子安靜下來,學會專注;而像進門就洗手,喝水前洗手,拿完玩具要按位置放回去等要求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
家長帶著孩子在親子班里一起做游戲。王璟攝
觀點:
越貴越好?
與國外相比,中國3歲前教育起步較晚,但其實國外的這類機構相對更為“平民化”,通常由社區(qū)所辦,參加的可能就是十來個鄰里,媽媽們在一起交流經(jīng)驗,收費也很低廉。親子班只要能提供適合孩子年齡發(fā)展的課程就已經(jīng)達到了效果,并非越貴越好。這也應該是中國3歲前教育今后的發(fā)展方向,最好能多一些收費適中的“平民化”早教機構,讓更多孩子有機會參加,不錯過發(fā)展的黃金時間。
越早越好?
3歲前教育非常重要,只要有機會參加,沒有年齡早晚的限制。由于父母都要上班,中國家庭的孩子很多都要靠老人或保姆帶,上親子班則可以擴大孩子的交往范圍,豐富活動內(nèi)容。更重要的是,家長即使意識到3歲前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明確如何教,親子班的課程則是有規(guī)劃的,比如,3歲前是孩子感知覺及跑、跳等大動作發(fā)展的關鍵期,2歲的孩子能上上下下爬樓梯30多次,在家里家長肯定沒這個耐心讓孩子爬的。再比如,3歲前也是孩子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在親子班里聽兒歌,聽故事,可以為進幼兒園打好基礎。另一方面,由于帶著孩子一起參加活動,對家長而言也能耳濡目染一些教育理念,學會科學教育孩子的方式。
越“洋”越好?
有些親子班打出“雙語旗”,請外教來給孩子上課,課堂語言交流全用英語。收費自然也相當昂貴。實際上,語言是日常生活的工具,應該讓孩子很自然地學習,不要刻意追求早學外語,否則孩子掌握不了,家長也教育不了。對孩子而言,3歲前最重要的還是感知覺、大肌肉、小肌肉活動等能力的訓練。
孩子并不知道學什么東西將來有何用處,所以孩子究竟該學些什么東西主要靠家長的選擇。參加早教班,孩子的確能學到同齡人未掌握的知識,但只有極少數(shù)能成為“神童”。幼教心理專家講,3-6歲的孩子除早期的智力學習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樂群、自信、健康的心理,家長正確引導開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才是最重要的。(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家盧樂珍教授)